转发校园网报道:
http://www.jlufe.ed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071&Itemid=242
本网讯(记者 郭建辉)8月11日晚,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双语实验班1003班学生王星在顺利完成南非2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后回国。 多才多艺的王星今年春节前在IVHQ(HQ国际志愿者组织)的网站上看到了支教计划,决定参与其中,并递交了申请。两天后,她收到了IVHQ的回复,被批准到南非开普敦的一所小学支教,教授当地的孩子们英语、数学、生存技能、社交学习、艺术以及物理等,时间为7月18日至8月6日,获得了自费去南非支教的资格,王星也成为我校志愿者活动中走出国门的第一人。 7月6日下午,在王星同学即将远赴南非之际,学校在图书馆1006会议室为她举行了一场欢送会。宋冬林校长为王星戴上了志愿者绶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华和校团委书记管清平为王星授予“吉林财经大学新青年志愿者旗”,学工处副处长陈德民向王星赠送保健药品,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杨云母、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书记樊征宇向王星赠送了纪念品,王星所在班级班长和团支书也向王星赠送了纪念品。 从7月18日至8月6日,在将近三个星期的的南非支教历程中,王星收获很大,不但传播了中国文化,还感受到了非洲文化,支教中,她和当地黑人孩子以及各国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王星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吉林财经大学学子的风采和对社会的责任与爱心。 8月14日,《新文化报》在A06版以《大一女生讲述南非支教的故事》为题,对王星支教进行了报道(详情链接:http://enews.xwhb.com/html/2011-08/14/content_283525.htm ),详文如下: 大一女生讲述南非支教的故事 刚到南非,几乎所有孩子都问过她认不认识成龙,会不会功夫 新闻回放:吉林财经大学大一女生王星,通过向国际志愿者组织申请,志愿在暑假期间去南非开普敦进行为期20天的义务支教,她说,要用支教的方式让南非更了解中国。7月16日,她起程飞往南非开普敦。 结束了为期20天的义务支教,王星于8月11日晚返回了家乡青岛。 昨日,王星讲述了她的南非支教历程。她说,这次支教的收获很大,不但传播了中国文化,还感受到了非洲文化,同时,和当地黑人孩子以及各国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爱打架的黑人孩子能歌善舞 她支教的是一所小学,学生都是当地黑人。每天上午,她教学前班的孩子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天气、日期、星期等常识,带着孩子们做手工、唱歌等;下午,教五年级学生数学。因为南非黑人的母语是科萨(一种非洲语和荷兰语的混合体),所以很多时候还要教学生一些知识在英文中如何表达。 “黑人学生的数学很差,已经五年级了,还在学五位数的读法,所有的乘法计算都要数指头。当我很快地给他们算出三位数乘以三位数的乘法时,他们都惊呆了。”王星说,“南非教师间教学水平差异巨大,有的还会体罚学生,不到6岁的孩子就成天被老师用戒尺打。孩子们根据智商被分为5个不同的组,我觉得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发育造成影响。” 王星说,一次,两个女生打架被她撞见,她将两个女孩带到责任老师那里,老师听完了事情的缘由后,直接让被打女孩给了打人的女孩一耳光便了事,“这样的事例非常多,我实在无法理解,以至于后来我再遇见学生之间有纠纷矛盾,我都会自己去教育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保证之后不会这样做。” “这里的孩子攻击性很强,小朋友之间经常打架,而且下手很重,老师们对此也没有正确引导。”王星说,在她支教的学校里,学生之间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现象屡屡发生。 “虽然他们都有些暴力倾向,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王星说,黑人孩子能歌善舞热爱表现,每次带孩子们进行区域实践旅行时,队伍都会拉得很长,一路上孩子们会自发地又唱又跳走一路。 黑人孩子都知道中国功夫 王星说,在支教中,她不仅教给黑人孩子知识和学习方法,还教他们如何爱同伴、爱身边的人,而不是用暴力去解决一切,被她教过的孩子,发生暴力行为的情况少了很多,就算打了起来,之后也能握手言和,互相道歉。 王星说,她刚到那里时,南非黑人对中国唯一的了解就是“功夫”,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问过她,认不认识成龙,会不会功夫。 “通过我的介绍和传播,他们开始知道,原来中国不仅只有功夫,还有5000年的文化底蕴。”王星说,她所教授的南非孩子都对汉语产生了很浓的兴趣,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系统地学习,还要来中国看看,“12岁的SESIKHO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以后一定要来中国,而且要用自己赚的钱。因为他对中国充满了热爱,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且他很喜欢我,要来看我。” 孩子们已经爱上了她 王星说,通过此次支教,她开阔了视野,最直接地感受到了非洲文化,同时还学会了如何与世界各国的人沟通,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来自其他国度的友谊与深情。 “3周的时光转瞬即逝,当我告诉孩子们,这是我在这里的最后一节课时,所有的孩子都开始大声地跟我说‘不要走,不要走’,甚至有孩子哭了起来。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孩子们一拥而上,都抱着我问我是不是会再回来,并告诉我不想让我走。”王星说,“临别时,我和孩子们的眼里都含着泪。孩子们把对我说的话都写在了我从国内带去的锦旗上,还送给我礼物和信,并争先恐后地和我拥抱、合影。走的时候,大家一起把我送到学校外面,送了很远很远……” 和志愿者在一起 最初,王星被安排在当地居民家中居住,但她发现那里距离支教的学校比较远,于是住到志愿者宿舍,和来自世界各国的20多名志愿者住在一起。加入他们中间之后,王星发现,这个团体对她很排斥。 “刚来的时候,他们都不和我说话,干什么事都不带着我,他们觉得中国人太保守了,挺‘没劲’的。”王星说,文化上巨大的差异使她很难融入这个志愿者群体。 气候环境也使王星非常困扰。“南非正值冬季,而且是最冷的时候,老旧的志愿者宿舍晚上还会透风,去的第一天我就感冒了。更糟糕的是,在这种环境下半夜还要起来打蚊子。”王星说。 她用歌声打动了大家。“那段日子真的很苦。还好,后来一切都渐渐好了起来。”王星说,她的热情和歌声改变了大家对她的看法。 “我主动去关心他们,和他们分享自己带来的东西,还经常在宿舍里唱歌给他们听。”王星说,那些志愿者逐渐喜欢上她,而且开始认为,中国人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样保守、难以接近,“告别晚宴的时候,我给大家写了一封信,信中讲述了我对大家的印象,还有这次的心得体会,所有志愿者都感动得哭了。”(本报记者 赵实)让支教的旗帜飘扬在异国的土地上】我校大一学生王星完成南非支教活动回国 2011-08-14
学院电话:0431-84539465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